【优秀党建品牌案例】丨㉒哈尔盖镇塘渠村“五美塘渠”党建品牌

Connor bitop交易所官网 2025-09-08 4 0

编者按:

近年来,海北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,围绕中心工作,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、问题为导向,通过项目化推进、制度化保障、品牌化引领,创新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,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擦亮品牌、激发活力、促进互学互鉴与整体提升,现对全州50个“优秀党建品牌”进行集中展播,展示创新实践,凝聚奋进力量。

哈尔盖镇塘渠村“五美塘渠”党建品牌典型案例

【优秀党建品牌案例】丨㉒哈尔盖镇塘渠村“五美塘渠”党建品牌

品牌名称

“五美塘渠”

刚察县哈尔盖镇塘渠村党支部

品牌标识释义

标识共由党旗、绿水青山、爱心、房屋、麦穗、黄色飘带等元素构成,体现了塘渠村青山绿水、自然和谐、生活富裕的乡村景象。

党旗

展开全文

寓意着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;

绿水青山

表达了塘渠村党支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;

爱心

体现了以人为本、惠民生、优化治理保和谐;

房屋

寓意着塘渠村百姓生活安居乐业,生活富裕;

麦穗

象征着丰收,展示塘渠村产业稳健发展,人民开拓创新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;

黄色飘带

寓意着塘渠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百姓大舞台等平台,让农民在参与中感受文化魅力,提升精神境界。

品牌内涵

“战斗堡垒美”

即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内生动力,凝聚支部力量,发展年轻党员,优化队伍建设,共同谋划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,推动塘渠村实现跨越式发展进步。

“生态宜居美”

即通过拆旧建新、土地复垦等项目采用人畜分离等先进理念,将村庄划分为居住区、生产区、养殖区、种植区,休闲娱乐区、生态旅游体验区,将塘渠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示范村。

“产业发展美”

即按照“制定一个好规划,找准一条好路子,壮大一批村集体,造富一方老百姓”的发展思路,利用自身优势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,按照“支部+专业基地+农户+企业”的发展模式,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“添柴”助力。

“文明乡风美”

即以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建好宣传阵地,通过乡村大舞台、“一核五队”志愿宣讲团、“文明新风进万家”等系列活动,为文明村创建提供持久内生动力。

“群众生活美”

即利用增减挂项目,通过村民自筹和项目支持,投资4010万元,建设了塘渠村安置小区,修建住宅楼、综合服务中心、门卫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,持续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指数。

做法成效

(一)以战斗堡垒美为抓手,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。

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,锚定“党建引领乡村振兴”战略坐标,创新实施“强基固本、先锋领航、聚力赋能”三大提升工程,充分激活“三会一课”制度功效,及时组织召开支部会议、主题党日次,每月召开研究部署支部党建工作,着力提升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。

(二)以生态宜居美为支撑,打造自然和谐新家园。

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聚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落地,运用“生态人居系统重构”理念,通过整村拆建、人畜分离、功能再造,打造集约高效、生态宜居的新型美丽塘渠。组建“春雨爱心志愿者服务队”“乡村振兴志愿者服务队”等红色力量,常态化开展“三清一改治六乱”全域无垃圾攻坚行动,以党员“亮身份、树标杆、解难题”带动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,实现从“脏乱差”到“绿净美”的蝶变,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生态宜居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。

(三)以产业发展美为引擎,驱动集体经济腾飞式。

锚定乡村振兴战略支点,创新构建“党建引领、规划先行、多元共建”发展体系,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契机,统筹实施“养殖基地提质、文旅综合体打造、商住基地升级”三位一体工程,建设养殖基地、旅游研学基地、农机库、蔬菜大棚项目,在解决村民就业的同时,使村民发展有了硬件基础,带动全村村民增收92万。依托“支部+专业基地+养殖大户”模式,投资3320万元,建设养殖基地2处;通过“支部+专业基地+专业合作社”,投入资金550万,建设5000㎡农机库房3处,扶持油菜加工企业1家,引进油菜收储企业1家。

(四)以文明乡风美为依托,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。

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,充分发挥村“两委”、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宣传引导作用。建立“以“一核五队”成员为骨干的 “文艺队”,积极开展各类文艺活动。组织开展“好婆婆”“好媳妇”评选活动,在全村内梳理学习榜样。2024年塘渠村选出“好婆婆”“好媳妇”2名,以“榜样力量”带动全民参与,推动形成“党风正、民风淳、家风好”的文明乡风建设新标杆,全力提升塘渠村群众幸福指数。

(五)以群众生活美为保障,开启民富村安新征程。

村“两委”积极谋划,建成了哈尔盖镇唯一的日间照料中心,内设娱乐活动室、阅览室、超市、食堂、医务室等全方位满足老年人在生活照料、精神文化、卫生健康等方面需要。同时积极向县民政局争取每年6万元资金用于保证提升养老层次需求,实现老有所依,真正让养老变享老。

来源:海北州委组织部组织科

评论